殖民地歷史和政制
1.1 殖民地歷史背景
三條不平等條約
相關戰役 | 條約 | 租借/割讓地 |
---|---|---|
第一次鴉片戰爭 | 《南京條約》(1842) | 割讓香港島 |
第二次鴉片戰爭 | 《北京條約》(1860) | 割讓九龍半島 |
---- |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1898) | 租借新界 |
英國自1842年起統治了香港155年。
1.2英國統治下的香港體制
a.《英皇制誥》及《皇室訓令》
*兩份法定文件規定了英國統治香港的權限,二者具有同等效力
*<英皇制誥>-授予香港總督廣泛的統治權力
-對設立行政局,立法局作了原則規定
《皇室訓令》-對執行英皇制誥的補充;如行政及立法局的組成,權力和運作程序,以及港督在兩局地位和作用等
b.總督
*港督擁有極大的政治權力;立法會通過的法案必須經港督同意才能成為法律,亦有任命官員,將官員停職的權力
*港督直接向英國政府負責,亦要定期向英政府報告工作,重大問題要向英政府請示
香港第一任總督(砵甸乍)
1.3<中英聯合聲明>
於1984年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
|
文件: 中英聯合聲明
簽署日期:1984年12月19日
簽署地點: 北京
簽署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 總理趙紫陽
英國代表—— 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
聲明的主要內容: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收回香港地區(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以下稱香港)
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二﹑聯合王國政府聲明:聯合王國政府於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2 一國兩制的背景和其涵意
2.1 一國兩制的背景
中國為了實現國家和平統一和領土完整,提出「一國兩制」的政策來解決香港﹑澳門的問題。這項安排旨在確保兩地於主權回歸後,社會能保持繁榮安定,令主權轉移的影響減至最少。
甚麼是主權(sovereignty)?
一般來說,主權是指一個國家之內至高無上的權力。在國家之內,主權者對當中的
人民和相關的事務擁有最高的權力;主權國與主權國之間,沒有從屬的關係,主權國
不受他國的干涉,可獨立自主地決定本國的事務。
2.2 一國兩制的涵意
問題一:「一國兩制」中的「一國」與「兩制」分別指甚麼?
「一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兩制」是指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基本法》保證香港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依法保護私有產權,不實行內地的制度和政策。
社會主義制度:由政府作資源分配的決定,財產共有
資本主義制度:由市場、價格來決定資源分配,私有財產受到保障
問題二:「一國兩制」中的「一國」與「兩制」有甚麼關連?
「一國」是強調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兩制」則顯示高度自治。在「一國兩制」下,「一國」與「兩制」是有不可分離的關係。
2.3.1 一國兩制的實施 -國家憲法﹑國家機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關係
1. 關於《中國憲法》和《基本法》
香港特別行政區是根據中國憲法成立的。根據《基本法》第11條,基本法的權力是根據中國憲法規定,而香港的制度則依照基本法規定為根據。
甚麼是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訂定了國家的基本政治原則,當中可包括
行政﹑立法﹑司法機關的組成﹑權力和運作程式﹑以及國民的權力和義務等
2. 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
根據《基本法》第二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基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根據《基本法》第159條,《基本法》的修改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3. 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根據《基本法》第17條和第18條,它有權要求香港的立法機關發回任何不符合基本法規定,牽涉中央管理事務及中港關係的法律,亦會按需要宣佈香港進入戰爭狀態或緊急狀態。此外,根據《基本法》第158條,它擁有《基本法》的解釋權。
4. 關於中央人民政府與香港行政區的關係
根據《基本法》第12﹑13及14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的外交事務和防務。而香港特別行政區則自行管轄區內事務。
一國兩制的實施----兩制的落實
根據基本法,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港人在哪些範疇可保留原有的政治制度或生活模式?
範疇 | 例子 | 作出特殊安排的原因 |
---|---|---|
經濟制度 | 內地實行社會主義,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各行各業以市場經濟為主 | 令社會繼續保持繁榮安定---->國際保持對香港信心---->主權移交影響減至最少 |
貨幣金融 | 內地政府用人民幣作法定貨幣;香港可自行制定貨幣金融政策,港元繼續為法定貨幣 | 香港可因應地區的經濟狀況彈性地自行調節相關的貨幣政策 |
公共財政 | 內地各省份的稅款需上繳;香港保持財政獨立,所有收入不需上缴中央 | 有利於在高度自治下,香港將收入作自身發展,亦能夠保持低稅率的競爭優勢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 國家機關以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為公務用語字;香港的政治機關除了中文外,還可使用英文作通用語言 | 有助港人保持競爭優勢,而懂兩文三語人才亦可輸入內地,促進內地發展 |
問題:香港在哪些對外事務上能以特別行政區的身份參與?
除防務與外交需由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其餘經濟﹑貿易﹑航運﹑通訊和體育等領域的國際事務,例如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會員身份,香港可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與。